据经济日报报道,一个“1XX99991111”的移动号码标价为25.5万元,“1XX99999999”号码价格为558万元……
连号、交叉号、“生日靓号”和“情侣靓号”按照基础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连号位数、销售平台等因素,价格从几百元到上百万元不等,这就是当前市场上出现的“天价手机号”。
根据记者调查发现,市面上,手机靓号大致分为4种:连号、交叉号、生日靓号和情侣靓号,4种靓号又按照基础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连号位数、销售平台等因素价格不一。
连号分为两种,一种即一个手机号码中有多个同样的数字,如“1XX5555XXXX”。在淘宝一家名为“联通新思维通信专卖店”的店铺中,以1555555开头的号码,价格都在2500-3500元之间;全号有7个“5”的号码(不连号),价格在590-1200元不等。连号越多,价格越高,该店个别号码的价格为几十万元,以1555555后面是4个连号为例,价格已经飙升至45万元。在一个名为“手机靓号”的QQ群中,北京商报记者在一个商家的报价单上看到,一个“1XX99991111”的福建泉州移动号码,标价为25.5万元,另一个“1XX99999999”的号码,价格飙升已达到558万元。
另一种连号是数字按顺序排列的,如“1XX9876XXXX”。在上述淘宝店中,155555开头、尾号没有规律的号码,价格在390元,同样以155555开头、尾号有三个数字是连着的号码,尾号如“765”,价格在490-590元之间。同时,交叉号用字母表示即“AABB”或“ABAB”。有媒体记者在一家淘宝店调查了解到,“1555521AABB”的号码售价为1200元,上述QQ群里类似的号码价位在2000元左右。
生日靓号则需要碰运气。该记者将自己的生日告知淘宝店客服,客服立即发过来一个177开头、记者生日结尾的号码,价格为199元,其中99元是线元。
此外,情侣靓号也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号码的数字音译形成的情侣靓号,如尾号8位数为“13142534”,淘宝店家以号码音译意思为“一生一世爱我生世”为由,将号码标价590元。另一种是两个手机号码除了尾号其他数字都相同的号码,在上述QQ群中,该记者看到一位黄牛的标价单上标注:与两个号码售价分别为1.8万元和1.68万元。
今年4月份,有媒体发出了一篇名为《,这个号码卖出一亿两千万》的文章,该文章一出,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各大新闻网站和微博大V们纷纷转发,文中称“归属于北京移动的手机号码以一亿两千万的价格拍卖”。
虽然,移动方面出面回复表示,号码目前尚未投放使用,也从未进行过任何拍卖。但是,由于传统“图吉利” 的文化影响下,不管是手机号还是车牌“吉祥”号码价格都飙涨,逐步形成了一个利益巨大的灰色产业链。
有一些人认为是运营商从中作梗盈利,赚取靓号差价,殊不知,这些运营商是“背锅侠”,真正牟利的是那些倒卖号码的“号贩子”,我们俗称“黄牛”的那些从中牟利者。
虽说所有的手机号码都来自三大运营商,但黄牛手中的大部分靓号都不是直接来自运营商。根据《电信条例》和《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规定显示,禁止电信运营商“向用户收取选号费”和“以任何方式限定电信用户使用其指定的业务”。法规对作为电信业运营主体的三大运营商做出了规范,三大运营商也确实没有高价出售靓号。
通信专家项立刚指出,手机靓号的利益链条大致分为三个环节:运营商将号码批给代理商,代理商通过少量加价把号码卖给下一级代理或者黄牛,而下一级代理再加价将号码卖给消费者或黄牛。通信专家康钊亦表示,“天价靓号全部都是渠道商干的。”
据一位从事手机靓号炒卖的黄牛透露,2000年前后做手机靓号的人,身价早已经过亿。最近几年,随着运营商监管趋严,手机靓号的利润空间被压缩,从事手机靓号炒卖的黄牛,每年利润约十几万元,资金实力雄厚的手机靓号黄牛,一年仍旧会有几百万元的利润。
“靓号产业链上的最大‘蛀虫’就是这些倒卖靓号的第三方代理商或‘号贩子’。”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如是说。现有法律法规只是对三大运营商做出了规范,却没有对第三方号码交易环节做出规定,这个环节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
如果说倒卖手机靓号的“号贩子们”扰乱电信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但那些买手机号的人何尝不是“为虎作伥”呢?
一位从事手机和号码买卖的老板向相关记者介绍,靓号自上世纪90年代手机出现开始流行,那时最贵的号码约几万元。如今,靓号价格至少比十几年前高出了五六倍。“炒号热”在人们进入2000年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趋于平静,近期靓号重新受到追捧,售价疯涨,一方面与智能手机、4G网络的普及有关,人们为了上网而更换号码;另一方面,也与一些人想通过爆炒手机靓号牟利有关。对于“号贩子”来说,除去购买号码和养号的花费,几百万元的号码对于他们来说收益颇多,行业暴利可见一斑。
普惠金融知识平台“耶问”分析师崔凯向记者介绍,之所以出现“天价手机号”在市场上横行的现象,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天价手机号”经常被拿来炫耀身份,就如同其他奢侈品一样,手机号这个日常社交活动当中用得最多的媒介,更可以胜任表达自己特殊身份的作用,这类手机号码在某些人眼中具有特别的附加价值和意义,因此也愿意为之付钱,有需求就会产生相应的市场,灰色产业链就这样逐步形成了。
资深通信专家项立刚认为,从产业角度分析,灰色产业链形成是运营商通过预存话费和最低消费等手段将号码批给代理商,代理商通过少量加价再把号码卖给下一级代理或者黄牛,下一级代理在之前的价格之上再加价将号码卖给消费者或黄牛。每转手一次,价格就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一些,转手越多,最后到用户手里的价格越高。
有专家表示,要切断“天价手机号”灰色产业链,除了在我国相关电信法规和制度对于天价手机号的流通交易的行为界定和法律责任做出更加具体的规定外,对于折射出的电信运营商对手机号码投放、收回、再投放等相关环节和程序的执行不到位、不严密的问题,需要电信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从源头进行控制,只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让所谓的“天价手机号”和正常手机号通过同样的渠道流入市场,进入消费者的选择范围。
在产业链环节,需要增加相应的举报监督机制,对于运营商而言,应当努力建设自身号码产生销售系统对外完全透明的机制。消费者协会和运营商可以向消费者做出说明,让消费者不参与灰色产业链,认识到“天价手机号”扰乱电信市场的实质,逐渐摒弃通过“靓号”显示身份的行为方式。多方力量形成合力方可切断“天价手机号”灰色产业链。